有時候,我們會在連結中慢慢發現自己需要的界線。
這是一段寫給關係裡的溫柔覺察筆記,記錄我們如何在友善與界線之間,練習更清澈地靠近自己。
讓靠近,也有剛好的分寸。
☕
有些時候,我們是在一段善意的邀請中,誠懇地走近, 但卻在過程中慢慢發現,彼此的節奏其實沒有那麼同步。
不是誰錯了,只是我們都還在學習,怎麼靠近,也怎麼剛剛好地停下來。
有些經驗讓我們慢慢學會:
不是所有的場合,都需要你真心全力地進場;
也不是所有的沉默,都值得你一直等待。
有些心意,是很真誠的;
只是,它剛好不在對方的需要裡。
這不是否定,而是一種體會......
你走過的每一段誠懇,都是你與自己之間的修練。
我們也需要提醒自己,無論對方多麼友善,分寸依然值得保留。
不是冷淡,而是尊重: 尊重對方,也尊重自己, 但不輕易交心,因為那可能會讓彼此都陷入一種說不清的模糊。
友善的氣氛,並不總意味著彼此已經對話清晰;
感覺被接住,也不代表可以無保留地交出內心地圖。
你願意交心,是出於信任;
而信任的節奏,也需要共同回應與彼此相互尊重, 才不會變成誤會的溫床。
有些靠近,是一種欣賞就好;
有些關係,是剛剛好的距離,反而更長久。
☘ 願你在每一段靠近與退出之間,
都能保有自己的溫柔,也照見自己的清澈。
✨ 願你所走過的誠懇,
都成為日後穩穩安住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