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尼 FennyLin

8 Dec, 2022

EP55 你也可以用自然的方式在秋季這樣照顧自己

Podcast 更新日期 2022/10/14

--


歡迎來到粉尼書室,您正在收聽第55集。


粉尼經常提起:

持續提升內在力量,是迎接未知的未來所需要的」。

在前面兩集節目中,我們「從心」來聊了聊照顧自己和起居有常。


我希望來到書室的朋友們都能活出自我活出最理想的自己!

當然,包含要活得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影響健康的因素有:

1. 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嗜好、運動休閒、安全防護…

2. 環境因素:汙染、食品安全、社會…

3. 生物因素:遺傳因素、生長發育和老化…

4. 醫療照護系統:預防、治療、復健…


在這四個因素當中,生活方式為最!

許多的分析報告顯示,『生活方式』占比逐漸攀升,如今到高達70%


那麼,對健康影響最大的『生活方式』,當然也就值得我們去多幾分留意。

或許其他因素我們不可控的居多,但生活方式卻是我們可控的比較多。


既然是可控的,那就表示我們有機會、有方法去影響我們自己,去帶動我們自己,如果越來越多人不僅有這樣的意識,還真正行動去實踐對自己健康友善的生活方式,那麼我相信,自然也會滾動起一種正向的循環,在相互影響之下,大眾群體一起越來越好。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再用另一個角度來談『心』


-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聊到舒適的理想狀態,無非是健康狀態和情緒狀態有正向的感受與平衡狀態,例如活力、成就感、快樂、安心、平靜、滿足…


或許聽起來理所當然,我們來聊一下他們的相互關聯:

我們日常生活受到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各種影響,於是啟動感受、認知、判斷…等等的反應,直接來到情緒反應,或許開心、快樂、壓力、害怕…種種,導致身體會有相應的行為,有時還會引發症狀,或者牽引另一種不利健康的行為…


除此之外,情緒反應也直接影響大腦邊緣系統下視丘,不管有沒有被意識到,這些是身體的自動化歷程,總之,感覺訊息的傳遞,會就觸動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而這兩大系統是共同運作提供維持身體內在環境穩定的狀態,是維持平衡的機制,也可以簡單的說直接影響免疫系統


相信朋友們對免疫系統是不陌生的,如同文字本身直觀,就是我們身體對疾病的防禦系統。


因此,

『情緒狀態』之於『健康狀態』,實在非常非常重要。 


提升內在力量

一種幫助情緒穩定的能量

一種可以安心與信心的泉源




今天一樣藉由引述一本書,來給朋友們參考。

書名:「上醫治未病,健康好Easy楊麗華教你成為回春妙手

(點這裡連結本書的介紹傳送門)


作者是楊麗華中醫師,是一位中醫學博士,

長年推動並鼓勵大家在日常中運用萬能的雙手妥善調理自身穴位,成為自己身心靈的健康管理者 ,也共同成為身心健康的宣導者


這本書是在2017年出版已經好幾刷,內容很好讀,更有許多在日常生活實踐起來很便利的保健方法並且不會花太多時間,也有整理分別在四季的著重保健方式,很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楊醫師在書中提到:「百病皆因情緒起!」


她也說:

「現代人若想常保身心健康愉悅,在生活步調上就要不急不緩保持中道;慢活不失為一種養生保健之道,如果您也願意加入『上醫治未病』的行列,就從穩定情緒做起吧!」


「怒、喜、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亦是生命活動的正常現象,適時的宣洩和壓抑是不會使人發病的;但一旦過度爆發或長期壓抑,或在突然的情緒刺激之下,超過正常生理的承受範圍,難以面對、適應時,……疾病就會趁虛而入。」


記得過去我們曾有聊過流動性,情緒的流動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過度壓抑、過度爆發當然對身體和心靈都是不友善的。


因為,

「七情和五臟的關係相當密切,人在生活中無法完全擺脫情緒的困擾,所以必須適當的調整自己的腳步,穩定自己的情緒。」


在這裡我來先補充說明一下,什麼是「上醫治未病」

最簡單的說就是指:預防醫學


楊醫師在書中提醒大家要聆聽身體的聲音,順應四時(春夏秋冬),天人合一。


我想,你也和我一樣非常認同「健康無價」,值得我們身體力行去實踐照顧自己的方法。

或許『天人合一』需要學習和體會,但『知行合一』絕對是操之在我。


「健康是一種身心平衡的狀態。免疫力是否有下降,自己應該最清楚。」

在書中有列10個簡單檢視自己的方法,幫助判斷是否該進行健康管理了:

  • 是不是常覺得頭暈,容易疲倦。
  • 身體變得虛弱,睡醒了卻提不了神。
  • 喉嚨不舒服,好像感冒了。
  • 之前身強體壯,現在卻動不動就發燒感冒。
  • 常感冒,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引發嚴重疾病。
  • 心煩氣躁、動不動就出現無名火,不易入眠。
  • 只要一點點的壓力,就出現腸胃、頭痛的問題。
  • 臉色常常變蒼白,有氣無力。
  • 皮膚經常出現過敏或尋麻疹。
  • 嘴唇破皮,皮膚變得乾燥無光澤。


而近期我們普遍面臨新增的挑戰是,因為確診後雖然康復了,身體卻沒有恢復到以往…


林林總總,不管是壓力使然,還是環境造就,總之,就單純地開始身體力行,去認識、學習各種可以照顧自己的保健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或者是喜歡的方式,就規律地去實踐它,如果身心健康狀態越來越好,或者維持良好,或者根本沒什麼感覺…都沒有關係,反正也沒有損失。


「提升免疫力的方法,眾所皆知的方式是持之以恆的適度運動、散步、練功、打拳、泡澡、泡腳、喝溫水、曬太陽、開懷大笑、聽音樂、看山看水、信仰力量、經絡保健等,這些都是讓我們身體保持健康水準的良方,讓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態,不容易讓細菌囤積與造成傷害。」


「10個肩頸9個僵」,這可以說是「現代生活最大的隱形殺手。」

肩頸問題、僵硬、堵塞,則會引起失眠、頭暈、呼吸困難、疲勞、睡眠品質不良、記憶力衰退、背部疼痛甚至消化不良,當然還有很多症狀。


楊醫師說「肩頸疼痛所影響的範圍太廣了,還真的不能輕忽呢!」

她在書中提供幾個調理肩頸疼痛的方法,也是非常簡單的:


1. 放慢腳步 

比如沉浸在心靈音樂聲中,每日至少15分鐘靜坐養身心,雖無法立竿見影,卻是化淤解鬱的重要保健良方。


2. 正常作息不熬夜

因為進入深層的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放鬆全身肌肉,並且能加速代謝我們一天工作的勞累。


3. 身體的保暖

洗頭後一定要吹乾頭髮,避免濕冷進入身體;冷氣、電扇不能直接向身體方向吹,因為持續的冷空氣會讓肌肉、血管收縮,在風寒侵襲中,會導致肌肉更加緊繃。


4. 找出肩頸不適的原因

別再將頸肩病變怪罪枕頭…;正確的說法,當一個人的機體、肌肉循環失調或出現症狀時,怎麼睡怎麼不舒適;找出真正的原因所在,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5. 良好姿勢不可欠缺

正確的坐姿及適當的螢幕距離、桌椅高度,能有效減少肩頸肌肉的緊繃,這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容易產生疾病的原因之一。


6. 掌握「不通則痛」的重要原則 

如熱敷頸項和肩部,會使局部組織升溫,起消除疲勞、改善頸肩疼痛的功效。又如練練太極拳、八段錦等適當運動,可讓血液循環更加暢通。


7. 穴位保健

運用穴位原理刺激機體、鬆弛肌肉、增加局部循環、調節全身氣血流動,達到「通則不痛」的養生關鍵。


書中還有很多方法,值得我們不僅參考還要學起來!


現在正值秋季,秋天重視保濕並養肺潤肺是很重要的。

楊醫師在書中提到:

在秋天可以常吃白色食物,例如百合、杏仁、川貝、白木耳等潤肺食材;

也可以經常按摩雙手的列缺穴少商穴




在這裡要提醒朋友們,平時保養保健按摩,舒服就好,不需要過度用力


雖然粉尼經常說,找到經絡穴位的位置,差不多差不多就好,如果朋友你是希望能較精準知道位置才安心的話,那麼楊醫師這本書裡也有介紹臨床上常用的四種取穴法,非常簡單便利。


養生養身 就在生活的細節中,只要學習並實踐,用雙手來幫助自己調理經絡,可以幫助自己提升到身心健康的基本穩定狀態。


我很喜歡楊醫師的一句話:「我們人生是一半一半的世界…」

「情緒所帶來無名疾病」是我們可以避免的。

「我們可以運用世界上最珍貴的微笑和善舉,與人結緣、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豁達與光明。」

而這也是提升內在力量好方法喔!


內在力量

一種幫助情緒穩定的能量

一種會安心有信心的泉源




--


非常感謝每一位在 「粉尼書室︱我和我的2.0」網站 ,用 訂閱贊助 的實質行動表示支持粉尼書室,這些支持鼓勵就是粉尼持續創作最大的動力,在書室的每一筆贊助都是種能量與愛的滾動!

也歡迎有興趣並且願意支持贊助書室的朋友們一同參與,一起將能量凝聚越來越大的愛和力量!


網站部落格收錄這一集的內容,並且已經整合好音頻、文字、圖文來陪伴您;您只要在一個地方便可輕鬆看和聽,不需要跨平台訂閱喔!

我也會在粉尼書室 FBInstagram 放上我製作的圖文,在你習慣的版面陪伴你。

只要Google搜尋「粉尼書室」就可以輕鬆找到喔!

歡迎追蹤、關注,歡迎留言給我,也歡迎分享喔!


--


這一集的內容如果恰好能夠陪伴你,恰好可以為您帶來一點參考,引發您一些想法,那我會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請持續鎖定這個節目,也請你分享給你所關心的人。 

持續提升內在力量是迎接未知的未來所需要的,祝福每個來到粉尼書室的朋友們,都能活出自我,活出最理想的自己! 

最後,讓我們用一點點時間,真心感謝宇宙和周遭人事物,包含我們自己;記得為這個了不起的自己按讚! 

謝謝自己好好的生活與體驗人生,這些都是最珍貴的滋養;謝謝身體每天從事高度複雜的協作工程來支應我們的日常,讓我們順利生活、行動、應對、付出與成長。 

謝謝這個專屬自己的陪伴時間,那是一種值得、一種能量、一種溫暖。 


謝謝你聽到這裡,陪伴到最後,我是粉尼,衷心祝福正在收聽的你。

我們下次見囉~ Bye~



 更多的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