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尼 FennyLin

10 Apr, 2025

EP93【瑜行手札】不只是瑜伽動作!如何用瑜伽智慧實踐自我成長?

Podcast平台 更新日期 2025/4/11

--


一連好幾集,我們聊了很多關於自我成長的話題,像是如何讓自己更穩定、更安心,也談到了如何在變動的世界裡找到甚至連結內在力量。

接下來我想從瑜伽哲學的角度,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因為我在很長的歲月中,透過學習與實踐來理解瑜伽,而這些經驗不只是停留在書本上,更是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身心和諧,更貼近理想的自己。


曾經一位學員告訴我,她運用我在課堂上帶大家在練習的呼吸法,成功幫助她緩和了心悸;也曾有學員不約而同告訴我,每次在瑜伽課完成時,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延伸內容:【微課筆記】瑜伽實體微課時光,自我覺察修煉時刻,一個簡單而獨特的身心靈課程


之前雖然我曾分享過學習和微課筆記,這次特別打算用系列內容把我的筆記大公開和大家做個較深入分享與探討。


☘延伸內容:瑜伽生活實踐:簡單就好,帶動規律,安頓身心,就讓他自然而然


我將這系列稱為 「瑜行手札」

希望透過簡單、生活化的方式,提供一些身心整合的策略與實踐方法,

幫助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瑜」是指瑜伽

「行」是指實踐


因此,我會在接下來的《瑜行手札》系列節目中和大家聊聊我的瑜伽實踐筆記,分享來自古人傳承的智慧與方法,結合現代生活應用,幫助書室朋友在忙碌中找到身心平衡與內在穩定




很多人以為瑜伽只是體位法、伸展或運動,

或許有些人多些認識,瑜伽還包含呼吸法、冥想等;

但,瑜伽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智慧


古人留下來的瑜伽哲學,不只是讓我們強健身體,

還能幫助我們找到內在的平衡,讓日常生活變得更自在、更輕盈


很特別的是,相較於一般的「成功學」或「目標設定」類型的自我成長,

這更像是一種內在轉化的成長(這也是粉尼書室持續分享的核心),

透過瑜伽的智慧,我們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與生活和諧共存、找到內在的力量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想和大家分享

如何把瑜伽的智慧帶進日常,讓它成為我們忙碌生活中的力量泉源。



用瑜伽8個小技巧,讓你的日子更自在


分享瑜伽,不免要從「八支瑜伽 (八部功法)」開始聊起…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身心修煉系統,也是一套完整的生活使用手冊,不只是教我們怎麼動作練習,還教我們如何跟自己、跟世界好好相處。從我們的習慣、行為、呼吸,到專注力和內心的穩定,全部都包含在裡面。不僅如此,它給我們一個清楚的方向,讓我們從外在到內在,一步一步找到平衡和自由。


八支瑜伽是印度哲學家帕坦伽利(Patanjali)在《瑜伽經》中整理出的智慧,

它不只是瑜伽墊上的練習,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一種超實用的生活態度,

幫我們把日常過得更輕鬆、更自在。


簡單來說,八支瑜伽包含了這幾個方向:

  1. 持戒(Yama):提醒我們對自己和他人都保持善意和真誠。
  2. 精進(Niyama):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保持內心的平靜。
  3. 體位法(Asana):練習身體的同時,也訓練我們的耐心和專注力。
  4. 呼吸法(Pranayama):學會有覺知的呼吸,隨時隨地都能調整情緒、安定心情。
  5. 感官收攝(Pratyahara):學習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就算外面再吵,也能學會不受影響,把心收回來。
  6. 專注(Dharana):讓我們無論工作或生活,都能更有效率、更專心。
  7. 禪那(Dhyana):學習和練習安住,幫助我們的內心更穩定、更清晰。
  8. 三摩地(Samadhi):放下對結果的執著,找到真正的內在自由。


但別誤會喔!

八支瑜伽並不是非要照順序來不可。

它更像是一套好用的工具箱,隨時拿出來都能用。


舉個生活裡的小例子: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試著多點善意與溫柔,這就是在練習持戒;當我們遇到壓力或焦慮時,試著用有覺知的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這就是呼吸法與感官收攝的運用。


所以,瑜伽不是在墊子上才能練的,它是融入我們每天的生活裡。

當你越多練習、越多體驗,就越能感受到瑜伽的智慧其實一直都在


持續不斷的覺察和自我調整,

正是我們在日常裡實踐自我成長的基礎!





用瑜伽3個日常練習,學會「不執著」,生活更輕盈


不執著,某種程度就是放過自己

瑜伽和佛法有個共同的智慧,就是提醒我們別太執著。


瑜伽哲學提到當我們不再過度依賴外在環境,而是慢慢找到內在的穩定時,就會真正感覺到自由。

佛法中的「無我」和「無常」則提醒我們,生命本來就一直在改變,如果總想掌控一切,只會讓自己更疲憊。


當然,我們不需要一下子就達到這麼超然的境界,

而是從每天的小事開始,慢慢練習放下某些執念,讓內心更輕盈、更自在。


那麼,具體來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如何運用「不執著」的智慧呢?


🔹對結果別太糾結

無論工作或感情,我們只要專注當下,盡力做好現在的事就好,不用一直擔心未來。

你一定也有過這種經驗吧?越在意結果,就越容易焦慮。

試試看下次做一件重要的事時,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了,剩下的就隨緣吧!』這樣輕鬆一點,結果反而可能更好。


🔹接受生活中的變化

生活本來就會有起伏,遇到變動時,試著保持開放的態度去面對,而不是抗拒它。

你一定也遇過計畫突然被打亂吧?例如突然下雨取消約會,或是工作臨時有變動,這時候與其抱怨,不如告訴自己:『沒關係,換個方式說不定也不錯。』


🔹在追求目標的同時照顧好內心

簡單生活會更開心,不再過度依賴物質或將成就視為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在我們追求成功和成就的同時,也別忘記照顧自己的內心,適時停下來喘口氣,不代表懶散,而是能走得更穩、更遠。

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過度追求別人認同的成功。偶爾停一下,感受一下現在擁有的美好,生活會變得輕盈、舒心。


放下執著不是要你放棄目標,

而是讓你更自在、更有彈性地去面對人生。


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呢?如果你也有過放下某些執著後覺得輕鬆自在的瞬間,歡迎留言告訴我,我很想聽聽你的故事!



每天5分鐘,找回你的內在穩定


經常,我們會覺得,內心的穩定感總是跟外在條件綁在一起。


真正的穩定不是外在環境或成功帶來的,

是來自於內心的寧靜


瑜伽提供許多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在忙碌中找回平衡:


  1. 每天留點時間靜下來
    • 早上起床後,用5分鐘簡單呼吸練習,讓頭腦清醒。
    • 睡前花幾分鐘靜心,幫助放鬆,睡得更安穩。
  2. 隨時隨地的正念生活
    • 吃飯時好好品味,不急著滑手機或思考其他事情。
    • 走路時專注於腳步,享受當下每一步。
    • 遇到情緒起伏時,記得先調整呼吸再做反應。
  3. 練習感恩與知足
    • 每天睡前想想今天有哪3件值得感謝的事情。
    • 面對挑戰時,試著從中找到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只看問題本身。
  4. 讓瑜伽融入生活
    • 平時做些簡單的瑜伽動作,例如前彎或嬰兒式,都能幫助穩定情緒。
    • 碎片時間練習有覺知的自然呼吸,能幫助身心更放鬆;而深長的呼吸練習,能讓身心更穩定。



最後,

如果覺得上述的方法還不夠簡單或不具體,我整理兩個馬上就能執行的「微習慣」推薦給你:

  1. 一分鐘呼吸覺察:在搭車、等咖啡、剛起床或睡前,閉上眼睛,花一分鐘感受空氣進出鼻孔。
  2. 睡前感恩筆記:在手機備忘錄或LINE裡,建立一個自己的感恩小天地,每天記錄1-3件值得感恩的事,這樣的習慣可以立即開始,讓生活更有幸福感。


-


「瑜行手札」的初衷,就是想把這些實踐筆記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朋友們在日常裡找到更輕鬆自在的方式,讓自己在忙碌中也能保持內在的平衡。


這一集節目內容,也是一種承接之前我們所聊的自我成長主題,希望它能成為你探索內在世界的另一個起點。

歡迎你,和我一起,把瑜伽的智慧帶入生活吧!


連續幾集,我們聊「自我成長」,我們也聊「理想的自己」,你是不是也發現了?

理想的自己可以是一種持續調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每一天都比昨天更貼近內心的滿足與穩定。


而當你越來越長時間處在內心滿足與穩定的狀態,這也就是你最理想的自己。


親愛的書室朋友,粉尼我也正在旅程中、走在道路上,而且其實有時會小小耍廢。

和你分享我的心得與筆記,也歡迎你留言或來信,告訴我任何你想和我分享的事。


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繼續品一品「自己」這本書…


--


如果這一集的內容,剛好能夠為您帶來一些參考或靈感,那就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訂閱這個節目,也請分享給你所關心的人。 


持續溫養身心與內在力量是迎接未知的未來的重要準備, 祝福每個來到粉尼書室的朋友們,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成為最理想的自己!      

   

現在,讓我們一起真心地感謝宇宙和周遭人事物,感謝我們自己,並且為這個了不起的自己按個讚吧!  

謝謝自己,好好生活、真實體驗,這些歷程都是最珍貴的滋養; 謝謝身體默默支應著我們,讓我們有能力創造、學習、付出與成長。  謝謝這段專屬自己的時間,那是一種值得、一種能量、一種溫暖。  


謝謝你聽到這裡,陪伴到最後。

我是粉尼,

我們一起,從靜中開始,溫柔前行。

javascript:;

我們下次見喔~Bye~🌿

    


  

 更多的Podcast